求道德方面的诗句,古文,孔子说的,老子说的?
恻隐之心,仁之端也;羞恶之心,义之端也:辞让之心,礼之端也;是非之心,智之端也。 ——孟轲 仁慈是心灵美,而不是行为美的体现。 ——艾迪生 压抑自己良心的声音,这是很危险的事情。 ——苏霍姆林斯基 良心始终是不顾一切人为的法则而顺从自然的秩序。 ——卢 梭 君子于仁也柔,于义也刚。 ——扬 雄 巧言令色,鲜矣仁! ——《论语》 仁者莫大于爱人。 ——《礼记》 极端公正和善良的心是不属于庸俗的人的。良心的觉醒就是灵魂的伟大。 ——雨 果 幸灾不仁,乘危不武。 ——《明史》 寡廉鲜耻的人是不会有良心的。 ——托·富勒 以至诚为道,以至仁为德。 ——苏 轼 当你感到自己是一个人时,惟一的限制是良知。 ——马丹·杜·加尔 人须有自信之能力,当从自己良心上认定是非,不可以众人之是非为从违。 ——章太炎 人可以由虚荣心知道什么是荣耀,可以由良心知道什么是正义。 ——兰 多 好良心是柔和的枕头。 ——雷伊 至仁不为恩,至义不为功。 ——姚 莹 仁以为己任。 ——《论语》 大仁之极,而大勇生焉。 ——谭嗣同 不求有天使和牛马的懿德,只求有人的良心。 ——蒙 田 君子之行,动则思义,不为利回,不为义疚。 ——《后汉书》
屈原有没有写过有关做人、道德方面的诗?
橘颂 后皇嘉树,橘徕服兮。
受命不迁,生南国兮。 深固难徙,更壹志兮。 绿叶素荣,纷其可喜兮。 曾枝剡棘,圆果抟兮。 青黄杂糅,文章烂兮。 精色内白,类可任兮。 纷緼宜修,姱而不丑兮。 嗟尔幼志,有以异兮。 独立不迁,岂不可喜兮? 深固难徙,廓其无求兮。 苏世独立,横而不流兮。 闭心自慎,不终失过兮。 秉德无私,参天地兮。 愿岁并谢,与长友兮。 淑离不淫,梗其有理兮。 年岁虽少,可师长兮。 行比伯夷,置以为像兮。 [编辑本段]【翻译】 橘啊,你这天地间的佳树,生下来就适应当地的水土。 你的品质坚贞不变,生长在江南的国度啊。 根深蒂固难以迁移,那是由于你专一的意志啊。 绿叶衬着白花,繁茂得让人欢喜啊。 枝儿层层,刺儿锋利,圆满的果实啊。 青中闪黄,黄里带青,色彩多么绚丽啊。 外观精美内心洁净,类似有道德的君子啊。 长得繁茂又美观,婀娜多姿毫无瑕疵啊。 啊,你幼年的志向,就与众不同啊。 独立特行永不改变,怎不使人敬重啊。 坚定不移的品质,你心胸开阔无所私求啊。 你远离世俗独来独往,敢于横渡而不随波逐流啊。 小心谨慎从不轻率,自始至终不犯过失啊。 遵守道德毫无私心,真可与天地相比啊。 愿在万物凋零的季节,我与你结成知己啊。 内善外美而不放荡,多么正直而富有文理啊, 你的年纪虽然不大,却可作人们的良师啊。 品行好比古代的伯夷,种在这里作我为人的榜样啊。
关于道德的诗词?
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。 【出处】宋·苏辙《盛南仲知衡州》 【讲解】正:使端正。意思是:从来没有过自身品德行为不端正却能使别人端正的人。 君子遵道而行,半涂而废,吾弗能已矣。【出处】《礼记·中庸》 【讲解】涂:同"途"。意思是:君子遵循待人处事不偏不倚、不过头也无不及的原则前行,如在半路上停止不前(就不能算是君子),我是不会停止自己前进的步伐的。 去得一分己私,便是一分圣学。【出处】明·高拱《本语》卷三 【讲解】去除一点利己的私心,就等于从圣人身上学得一点好品质。 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患贫而患不安。【出处】《论语·季氏》 【讲解】患:忧虑,害怕。寡:少。意思是:不怕东西少而怕分配不均匀,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。 古之贤君,不患其众之不足也,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。【出处】《国语·越语上》【讲解】古代贤明的君主,不担心他统治的人民数量不多,而担心他们的心志行为缺少羞耻。说明统治者必须重视提高国人的思想品德素质。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,不可胜记;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。【出处】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 【讲解】摩:通"磨"。倜傥(titǎng):卓异。意思是:古时发财做官而名誉不著的人,不知多少,只有卓异才能的人才能被后人称颂 自立自重,不可随人脚根,学人言语。【出处】宋·陆九渊《象山先生全集》 【讲解】意谓人要有人格,要有独立性,要自我尊重,不可亦步亦趋,人云亦云。 宁可清贫,不可浊富。 【出处】明·罗贯中《三遂平妖传》第三回 【讲解】浊:浑浊,形容卑劣的手段。意思是:宁可一生清白贫穷,不可用卑劣的手段致富。 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【出处】《论语·子路》 【讲解】自身言行正当,即使不下命令,别人也会跟着行动;若自身言行不正当,即使三令五申,别人也不会跟着行动。意谓领导者必须以身作则,为人表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