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知古诗的平仄格律,不知古代文字读音,真能感受到音律之美吗?你怎么看?
感谢老师邀请回答。首先我认为本提问应该是“真能感受到古音律之美吗?” 少了一个“古”字,这个提问是不完整的。
现代诗歌既不拘平仄,又无一定格律,一样给人们无穷的文化艺术享受。
中华文化数千年的文明传承,因时代变迁,更兼当代普及普通话的需要,有太多的汉字发音与古音不同了。甚至有些字在字典里也查不到古音了。如“斜”“回”等等,就是最近几年也有更改了发音的字,如“堆”“逊”等等。再者,古时的诗词是“吟唱”,而现在已经没有人去“吟唱”了。而是去品读,去欣赏,去感受。至于古汉语的读音就不那么重要了。毕竟懂得古音的人太少了。总不能因为不懂古音我们就不写格律诗了。
只要能抒发美好的意境,有丰富的思想感情,能给读者带来美好的高雅文化艺术享受,就是好作品。读者同样能感受到韵律之美……
这只是我个人的浅见,有不妥之处请师友们指点!
古诗词的音律指的是什么?
按音律的古代诗分为律诗和绝句 律诗分为:1、五律:即一句五个字,八句,限用平韵、一韵到底。
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、入韵为变例。
2、七律:即一句七个字,八句,限用平韵、一韵到底。
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、不入韵为变例。
3、排律:即可以是五言排律,可以是七言排律。
排律至少十句以上。
排律用韵必须是整数,如十韵、三十六韵等。
绝句分古绝、律绝二类: 入律的绝句:可写五言律绝,可写七言律绝。
四句,叶平韵。
(注意:绝句分古绝、律绝二类,这里说律绝)绝句特殊,分二类,一类是用律句的律绝,一类是不用律句的古绝。
用律句的律绝,划为律诗,用律句的古绝划为古体。
大部份书上就叫绝句,不分律体古体的。
凡叶平声韵的,一定是律绝,凡叶仄声韵的,一定是古体。
另外,一般来说,五言绝句人们喜用古体,七言绝句人们喜用律体。
平仄律是从文学音律的角度对汉字声调的分类。
古汉语将汉字分为平、上、去、入共四个声调。
平是指平声,仄指上、去、入声。
元代后北方入声逐渐消失,化入现在的二声和四声中,而平声逐渐演化成阴平和阳平两类。
近代汉语将阴平、阳平、上声、去声四声调称为新四声。
凡声调为阴平、阳平(指标准拼音中的一、二声)的称为平声,凡声调为上声、去声(指标准拼音中的三、四声)的称为仄声。
有些原在古汉语中属入声的字现在虽归入阴平、阳平之中,但论及平仄时仍应属仄声。
详细可以看下《王力诗词格律》 第一章 关於诗词格律的一些概念 第二章 诗律 第三章 词律 第四章 诗词的节奏及其语法特点